课题组研究生在Applied Energy 期刊发表研究论文

2025.04.02 15

近日,课题组研究生在能源领域权威期刊《Applied Energy》上发表题为“Short-term optimal scheduling and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hydro-photovoltaic-wind systems augmented with hybrid pumped storage hydropower plants and diversified energy storage configurations”的研究论文。

光风大规模并网及不断变化的能源政策对现有混合能源系统(HES)的结构完整性和运行性能提出了重大挑战系统。将水电站与抽水蓄能相结合,建设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(HPSHP)有效地利用了这两种技术的优势,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。然而,现有研究针对HPSHP与光电和风电的整合仍不充分。此外,抽水蓄能系统的运行限制有必要探索创新的混合储能耦合策略。为解决这个问题,本文首先建立了HPSHP -光伏(PVP)-风电(WPP)-电池(BES)系统(HPSHP-PWB)的多目标优化模型,如图1所示。

图1 HPSHP-PWB结构

在此基础上,提出了针对混合储能系统约束的最优调度策略储能系统,以及结合峰谷电价机制和绿色电力补贴的盈利模式。采用客观分配优劣解距离法确定最优解,同时建立全面的多准则分析框架进行深入分析各种场景下的评估。最后,基于贵州省象鼻岭水电站等(如图2所示)实际应用场景分析表明,所提出的HPSHP-PWB在多个性能指标上均具备优越性,展示卓越的能力在经济可行性和调度稳健性方面。

图2 贵州省牛栏江流域CHP和PVP结构图。

选择梯级水电站-光伏-风力发电系统(CHP-PWB)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。HPSHP-PWB和CHP- PWB的区别在于,前者在梯级水电站内整合PHS,建立了一个复杂的混合抽水蓄能系统。这种先进的方法大大降低了与输电线路、站点开发和各种其他管理费用相关的成本,最终提高了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率。此外,泵站的合并促进了PHS和BES的协同结合,从而提高了系统调度的灵活性、可调节性和整体经济可行性。研究表明,在不同场景下,HPSHP-PWB的发电量都超过了CHP-PWB。这表明HPSHP-PWB具有优越的供电能力和更好的二氧化碳减排潜力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306261925005173

论文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硕士生汤皓天,指导老师为中英国际低碳学院鞠生宏副教授。